[简体] 南北差异之我所见

发布: 2011-08-23 05:36:18 发布:18yiren.tv

天朝的地域歧视,已经明显地反映在了南北差异上。不论是口音还是性格,最重要的是文化传承,已经出现了非常之大的嫌隙。而这一差异,在民国之前尚未被激化。1949年后清政权建立后,经过这么多年的发展,南北差异已经达到了白热化的阶段,就差一个导火索了,矛盾很有可能会一触即化。

       按照经纬度以及地图的测算,是以秦岭(0°等分线)来作为南北的一个界限,所谓南橘北枳,就是这么来的。橘生岭南就为橘,同样的种子,种在秦岭以北就为枳实。而现在的地域歧视以及文化差异,更多的,是以长江为界,长江以北的地区,在文化归属的感情上,那就是北方。这里面,有很重大的历史原因为主要因素,其中,还涉及到一个问题,就是汉民族的血统问题。

       现在网上南北对峙,争论最多的,也就是这个血统问题。南方多少数民族,各族杂居现象比较常见,部分少数民族的思想以及服饰,都还处于未开化状态,所以,北方人总会很轻蔑地称呼南方人为:南蛮子。本人就是南方人,对于这一称呼,经常会嗤之以鼻,究竟谁才是蛮子,只要稍稍翻阅一下魏晋南北朝时期的历史以及宋末元初和明清之际,就可以大量地引经据典来对喷,作为对手的北方人而言,这样的还击攻势是难以招架的。

       北方,尤其是河南、河北、山西、陕西、山东、安徽这几个省份的喷子们最引以为傲的,就是这一大片土地,曾经被称之为中原地区,是华夏族(汉族)的发祥地。尤其是山东曲阜,还是影响了中国文化两千多年的孔夫子老;陕西西安古称长安,数个朝代都曾在此建都;还有北京就更不用说了。诚然,对于文化的积淀以及影响上,这一大片土地都曾创造过无比灿烂的辉煌。

       但是!一定要说个但是。这些,都只能算在五胡乱华之前的原住民身上,和你们这些个后来人,能沾上边的,寥寥无几。

       注释一下:

       五胡乱华,是中国东晋时期塞北多个胡人的游牧部落联盟趁中原的西晋王朝衰弱空虚之际大规模南下建立胡人国家而造成与中华中统政权对峙的时期。“五胡”指匈奴、鲜卑、羯、羌、氐五个胡人的游牧部落联盟。百余年间,北方各族及汉人在开启华北地区建立数十个强弱不等、大小各异的国家,开启了五胡十六国时期。
       羯人汉末到晋朝时期迁徙到中原的几个少数民族,一般认为五胡”指匈奴、鲜卑、羯、羌、氐。五胡乱华的时间一般从西晋灭亡开始算起,一直延续到北魏建立。对五胡乱华的历史作用,以及影响历来有争议。它是晋朝历史上重要的现象,有学者也称之为“永嘉之乱”、“中原陆沉”、“神州陆沉”、“中原沦陷”等名称。

具体史料:

         公元316年,司马氏篡夺曹魏建立的西晋王朝在经历八王之乱后,国力损失惨重,虚弱不堪,最终被匈奴人灭国,北方和西域各胡族势力趁天下大乱之机入侵中原,大肆的屠虐汉民,视汉人不如犬狗,史书上记载“北地沧凉,衣冠南迁,胡狄遍地,汉家子弟几欲被数屠殆尽。”
入塞胡族中,羯、白匈奴、丁零、铁弗、卢水胡、鲜卑、九大石胡等部落主体都是金发碧眼的白种人,这些来自蛮荒之域的野蛮胡族还保留着原始的食人兽性,其中以羯族,白种匈奴,鲜卑族三族最为凶恶。
公元304年,慕容鲜卑大掠中原,抢劫了无数财富,还掳掠了数万名汉族少女。回师途中一路上大肆奸淫,同时把这些汉族少女充作军粮,宰杀烹食。走到河北易水时,吃得只剩下八千名少女了,慕容鲜卑一时吃不掉,又不想放掉,于是将八千名少女全部淹死,易水为之断流。 至于羯族就简直可以称之为“食人恶魔”了。史书记载羯族军队行军作战从不携带粮草,专门掳掠汉族女子作为军粮,羯族称之为“双脚羊”,
后有冉闵的“杀胡令”使五胡乱华时期汉减胡增的人口趋势得以逆转,使鲜卑等众胡统治阶级不得不依靠汉族武装势力,为其后中国的盛唐复兴创造了条件。

       西晋的首都长安(西安)被攻占后,随即宣告了西晋的灭亡,衣冠南渡,北方的世家大族纷纷南迁至建康(南京)拥立司马家的后裔建立了东晋政权与北方胡人划江而治。在南方偏安恢复发展的时候,整个中原地区都处于沦陷荼毒的局面,那些个场面,比南京大屠杀可谓有过之而无不及。那一时期,北方人口锐减,那些所谓的文化积淀,差点都毁于一旦,当然,还不至于全灭,毕竟还有拓跋鲜卑人建立的北魏政权,曾一度全盘汉化,为汉文化在北方的存续,起到了一定的积极作用。而之前相对蛮荒的南方,却得益于这些世家大族的开枝散叶,从而实现了能媲美中原文化的一个强势汉文化延续。

       隋唐的强大兴盛,促进了第一次南北民族大融和,而传统意义上的汉人,对于胡虏多少还是会有抵触情绪的。尤其是南方(江南地区)汉蛮关系在此依然是泾渭分明,当时南方最强盛的少数民族,就是三苗,而三苗内部分裂互相征伐,各个部落之间对于和汉人处理关系方面也是时而倒戈时而依附,根本达不到融合的条件。而且西藏建立了吐蕃政权,云南贵州一线也建立了南诏政权,在狭义上来说,这些都是外国,通婚一般也是官方活动,所以,在很大程度上来说,南方的汉人,仍然维系了血统的纯正。

       再往后,五代十国,后唐的儿皇帝石敬瑭向契丹称臣,把幽云十六州割让给了契丹人,在往后的一两百年里,北京、天津、河北等一大片土地,都是归辽、金、蒙古,这三个外族政权在经营。而且,蒙古汗国的建立,对于江北人口的锐减也是起到了相当大作用的,援引一段史料:

       我们在史书中,经常可以看到蒙古帝国在中国土地上残酷地进行种族灭绝的纪录。“乘其骏马,掠其妻子,占其土地”是蒙古士兵作战的目标和动机。比如《建炎以来朝野杂记》载:“两河山东数千里,人民杀戮几尽,金用子女牛羊马百皆席卷而去,屋庐焚毁,城郭丘墟矣” 。“关中兵火之余,户不满万” 。“既破两河,赤地千里人烟断,燕京宫室雄丽,为古今之冠,鞑人见之惊畏不敢仰视。既而亦为兵所焚,火月余不灭。”“ “鞑靼过关,取所掠山东两河少壮男女数十万。皆杀之”等等。
  那么蒙古屠杀到底造成了多少人的死亡?目前我看到最早的统计是在尚铖主编《中国历史纲要》。蒙古灭金后得户87万余,口四百七十五万余,比金章宗太和七年(1207)年统计数户七白六八万余,口四千五百八十一万余,少了90%。按照这个统计,北方被屠杀汉族人民人数约四千万。
  根据《元史》记载,仅陕南一带双方交战后,宋军阵亡士兵和被屠城的百姓就达数十万。
  蒙古攻宋时,屠城二百,包括常州屠城。元灭宋,得户九百三十万,校宋宁宗嘉定十一年(1218年) 代户数1千三百六十万也少了30%。按每户5人计算(金朝境内每户平均5.4人),南方宋境内被屠杀人数约2400万。
  也就是说,最保守的估计,中国金境和宋境内至少被屠杀了6300万人,金帝完颜一族尽数被屠,世间从此再无完颜一姓。这还不包括蒙古帝国在西夏的种族灭绝行为中丧失的党项族人。以及灭辽后种族灭绝的契丹人。
  四川被屠杀后,人口减少上千万人,占95%以上,是确定无疑的,但具体多少有一定分歧,只有困难是宋代人口按户来统计,一户有多少人估计不一样。 绍兴三十二年四川的户数为263万,如果按照均每户为5人计算,则南宋初四川人口大约为 1,320万人(李心传:《建炎以来朝野杂记。四川元丰绍 兴淳熙户口数》)。但也有人估计是一户7口人,则人口大约2000万。
  据《元史。世祖本纪》,元世祖至元十九年, 以四川民仅十二万户,所设官府二百五十余,令四川和省议减之。元至元十九年是1282年, 距离元军平定四川的1278年仅晚6年,也 就是人口数只有战乱发生前夕的4%,这就说 明了四川在与蒙古的战争中人口减少得令人震惊。
  仅仅成都一城城内被屠杀至少140万人。城外数都数不清,下面是从中国地方志找到的记载。旧〈成都县志〉引明人赵防〈程氏传〉,该传引元人贺清权〈成都录〉曰: "城中骸骨一百四十万,城外者不计。”又引元人〈三卯录〉曰:“蜀民就死,率五十人为一聚,以刀悉刺之,乃积其尸,至暮,疑不死,复刺之。"
  于是赵防感叹曰:"元人入成都,其惨如此!"。明诗人杨升庵的〈杨升庵遗集〉亦谓:"宋宣和中,成都杨景盛(即杨升庵的祖先)一家,同科登进士第十二人,经元师之惨,民縻孑遗,以百八十年间犹未能复宋世之半也!"
  据说,忽必烈自己估计蒙古人,在中国北方直接屠杀了1800万人,而历史学家估计中国北方人口三千死亡万,占人口90%左右。明初,河南、河北、江苏北部、山东西部都是千里无人区。明政府强迫其他省份人民移居那里。据说很多河北山东人是从山西大槐树移民的后代。这在很多人家谱里可以验证。
        

        说到这里,喷子们还有反驳的余地,既然明初移民这么多,他们说不定也是这些移民的后裔什么的,那好,这就可以看明末的历史了。但是,有鉴于本人正在写书,对于明史,尤其是明末的历史,不便透露太多。有一点,东北是建奴龙兴之地,爱新觉罗贼酋的老巢也在那里,还有八旗子弟,所以,要以血统论和文化积淀论来骂我们南方人为南蛮子的北方喷子们,请您好好读读资治通鉴吧,如果不认识字,还可以告诉你查一本书:叶圣陶编纂的词源。 90后美女QQ 114958894 加好友爽死你

小伊推荐:vip尊享高速不卡顿高清成人电影